分卷阅读61(2 / 2)
只是这等于那些大商人来说,这椰子粉实在是蝇头小利,一趟赚下的钱说不得还抵不上请镖师与雇船的费用,除非捎带,不然是不肯单运椰子粉来汴京的。
宝珠收下那一船椰子,便紧张雇了几个人开壳取椰肉,将椰肉剪成小块趁着大太阳里晒干。
等晒干了磨成粉继续晾晒,五千多斤椰子磨出不到一千斤椰粉,院里椰壳堆成了山,宝珠叫那几个雇工将椰壳都刷洗干净也一道晾干,回头能用来盛饮子。
酒香也怕巷子深,既费了不少本钱,宝珠干脆狠下心,再去请说书的先生、乐坊的名伎将椰饮举荐一番。只是捎带提一提的事儿,宝珠便花出去三十几贯钱。
再加上本身摊上有些客饮过觉得满意自个儿就帮着推销起来。
故而汴京许多百姓都听说,近来州桥一小食摊很有些名气,食摊上的吃食不错,但有两样甜饮味道更是少有,一样名为“金风玉露”,一样名为“雾里藏青”。
这金风玉露正是桂花蜜与椰乳冻所作的饮子,那雾里藏青便是抹茶与椰乳混作的饮子。
第41章
桂花椰子冻用椰子壳磨的碗来装,抹茶椰乳依旧用竹筒来装,又置几片洗净的鲜嫩竹叶做装点。
甄家食摊上的汤粉好吃,但再好吃于汴京人眼里不过是市井小食,上不得大台面,甚少有大户人家买回去嗦的,至多码头上那些富商只在意味道,不在意这些虚头巴脑的面子,会请人买去尝。
但如今这两样饮子,连那高门大户里的太太姑娘们都请了女使来买。
这两样饮子价儿定的高,金风玉露要价八十文一杯,比肉还要贵几分,雾里藏青因添了茶,价儿还要再贵十文。在那些高门大户眼里实在算不得什么,他们并不怕你卖的贵,还只怕你卖的不够贵降低他们的档次哩。
故而这饮子价虽贵,但只要尝过便念念不忘这一口。更有那些肚里有些墨水的书生才子,饮罢金凤玉露或是雾里藏青,当即便叽里咕噜做出一首词来夸赞。
宝珠见着椰饮紧俏,便与徐娘子说若是再遇着从广南来的客商,便让他们明年来时若有多余的货仓,就请再帮着捎些椰子或干脆捎些椰粉来。
她自个儿也清楚,今年自家占这一回先机,等明年这生意就不能一家独大了。
崔大妈顾着摊上的饭食这一块儿,来吃饭赠的是青瓜饮与青梅茶饮,摊上椰饮卖的火爆,带着汤粉都卖的紧俏,汤粉有崔大妈看顾,宝珠只专心做这两样饮子。
宝珠原先只想着这新奇的饮子能有些名气好叫她赚点,没成想这两样饮子连甄父在樊楼都常听食客说起。
单摊上消耗的话那些椰子粉是尽够用的,生意好的惊人,许多香饮铺的掌柜饮子摊的摊贩也来买着回去试,想晓得这饮子里头原料是什么。即便叫他们试出来了,这时节也过了,想买椰子也只能等到明年。
这本钱前后砸下去一百五十贯,宝珠自个儿身上体己花的差不多,如今这两样饮子才卖一个多月,便将本钱回来一大半。
原先还怕销路不好,现在才晓得名声一旦打出去,什么销路都不愁的,现下摊上买汤粉的做一队,买椰饮的另做一队,宝珠一看竟还有许多人做起了帮人排队或是倒卖椰饮的生意。
越到热天这饮子卖的越紧俏,生意好的许多饮子铺干脆直接来寻宝珠,个个都想分一杯羹,只是宝珠咬死了不应。
连汴京最大的郑家香饮铺子都来与宝珠谈饮子一事,这香饮铺子管事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