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63(1 / 2)

加入书签

府!她非要少君给个交代不可!眼下都城早已传得沸沸扬扬!”

宋府之外,久已人如潮涌,放眼望去,不见首尾。

宋携青行至府门时,余光瞥见祝好已立在阶前,不远处还杵着个青衫书生,正是李弥彰。

他收回视线,径直跨过门槛,将视线落在众人自发让出的一方空地上。

只见空场上跪着个年三十左右的妇人,背上用粗布绑着个稚子,虽是暮春时节,都城的日头却已十分毒辣,将母子二人的唇晒得皲裂渗血。

“忠将蒙冤,佞臣欺天!”妇人仰天高喊,声嘶力竭。

妇人额上的新血旧血相交错,半干不干的黑红血渍顺着鼻梁而下,两手因长久摩擦地面而破皮见肉,形容甚是骇人。

她一见府内簇拥着一人行出,便知当间儿器宇不凡的郎君身份了。

妇人猛地扑上前去,死死攥住宋携青的下摆,“于家世代忠君,你怎敢杀我夫君!你怎么敢!国有似尔乱臣贼子,岂非亡瀛国祚!?”

四下私语渐起,如蚊蝇嗡鸣,众人伸长脖颈,生恐错过这场好戏。

忽闻天际一声闷雷炸响,方才还艳阳高悬的天穹,转瞬乌云压顶,黑云翻墨,白昼如夜,竟不见一丝一缕的天光。

“我要面圣!我要觐见陛下!我要在御前状告你这个祸国奸臣!”

“夫人所求,本官心知肚明。”宋携青冷言:“本官不妨告诉夫人,夫人之求,不可得。”

二人言如哑谜,教众人不明其中的机锋,忽然间,电闪雷鸣,豆大的急雨倾盆而下,围观之人或散或躲,钻入街边茶棚下避雨的百姓仍不忘探头张望。

妇人纹丝不动,任凭急雨打湿麻衣与背上的稚子,妇人恍若不闻稚子啼哭,只一个劲地咒骂宋携青,歌功颂德帝王。

众人面面相觑,不明就里。

宋携青立在门檐之外,浑身俱已透湿,雨水顺着他的眉骨滑落,坠在眼睫上,他甫一眨眼,一柄足以容下二人的花伞在他头顶撑开,将漫天风雨、压境乌云隔绝在外。

一侧目,果然是她。

祝好执伞而立,素衣如雪,在这混沌的天地间,宛如一株迎风雨摇曳的玉兰。

而她手中竟还执着一伞,在她正欲向那妇人行去时,宋携青握住她的腕,将人带至身后。

他接过她手里的伞,张开,走近妇人跪立之处,伞面微倾。

背上的稚子得了遮蔽,渐渐止住抽噎,妇人枯瘦磨血的手直指宋携青,嘶声力喝:“好个道貌岸然的奸贼!如今倒来假作慈悲了?!”

说罢,妇人连滚带爬地挣出伞下,雨水混着血水在她额前滑落,她一步一叩首,朝着皇城的方向艰难挪去。

宋携青抬手扶额,拳抵眉心,淡道:“此妇当街辱骂朝廷命官,暂且收押府邸,候审发落。”

立时,响玉领着几个府卫上前,将妇人连同背上的稚子拖入宋府。

李弥彰若有所思地觑向宋携青,他官拜帝师,虽只一身虚名,却不至于拎不清将此妇收入府中,意味着什么罢?

雨幕如织,将众人的身影晕染得模糊,唯有此伞在灰蒙的天地间撑开一方清明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者有话说:大抵还有3-5w字

↑返回顶部↑
精品御宅屋m.yuzhaiwu1.vip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