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208(1 / 2)

加入书签

亡。至于刘父,仍会登上那艘去往嘉平的商船,只不过他不会安居在愼县,而是会遭遇风浪,堕入江河,虽大难不死,但会被流寇劫掠,历经数次变卖,成为蛮人的奴隶,终生未得归乡。

所以实际上,是因未了的转世被安排在这一时空界域,成为寅初,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刘父和他妻子的命数。

白不解同她讲,此种情况,都是生死簿上做了业债相抵的结果。

正因如此,十三才会觉得刘父本就应当对寅初好些才是。

而余氏,也不该那样过分。

十三忍不住追问:“就为着你小时候,她对你还算良善?”

寅初沉吟片刻,才缓缓答道:“母亲她一直,是疼爱我的。”

十三诧异,险些甩掉耳朵。

这人崽子果然浑傻的?!

“疼爱?你指的是她常予你残羹冷饭?还是命你无论阴雨寒冬都要去山里挖野菜?”那这疼爱的方式可太疼了,如此反其道,与众不同。

寅初:……

他便知道她会讽上两句,近来她的口齿伶俐许多。虽说不好骂自己,但也不得不叹一句近墨者黑。

“这些不过寻常小事,做不得参考。”寅初一副雅量豁然。

十三忍不住乜挑着金瞳,顿觉爪子发痒,似乎在考虑要不要挖开这混沌脑袋,瞧瞧可是被瘴气蔽住了灵台,否则怎会讲出这般痴言傻语!

寅初捉住她跃跃欲试的手,轻轻按下,安抚道。

“你不晓得,小生如今的安稳悠闲,实则是余弟以命抵换来的…”声音浅淡,有些怅然。

新朝以东周封国而立,既要应付旧周的残势,又要抵御外族胡羯的侵扰,再加之内乱不止的门阀斗争,是动辄干戈扰攘,台城丘墟,朝廷的兵力状况十分艰难。

除了几处随时都有可能抗命造反的强藩以外,东周的军队,既寡弱,又无粮廪。为了解决无兵可用的问题,朝廷只有将目光转向逃亡南下的流民。

而淮南诸郡一带,已庇托予士族大户,享受着新朝的待遇,且有着定居营生的流民,便成了首要的征兵对象。先使之著籍,再征以为用。若想要有所倚仗,坦坦荡荡地安居于此,便要顺应朝廷的诏令,也要顺应事态局势。要么倒向新帝,要么依附门阀,就普通百姓而言,区别不大,只看哪一头给的生存空间更大。

无非是站着活还是匍匐前行。如今的世上,原本就不是清贫人家自愿与否的事。

兵力匮乏,二丁抽一便是常规。而有了兵籍的,独自立户,不与民同。父死子继,世代为兵。

刘家父子三人,父年迈,刘寅初作为长子,合该入籍,却因羸弱多病,如不胜衣,名额便落到了次子刘合意头上。

乱世为兵,自此后,生死便全交托给了苍天,半点不由己。

“这也是无法,今时之局如此,又怎好说是以命替你?”十三不赞同他莫名其妙地为自己套上仁义道德的枷锁,“毕竟你又不是自愿体弱多病的。”

寅初摇摇头,接着叹道:“因为合意的名字,是母亲填上的…”

↑返回顶部↑
精品御宅屋m.yuzhaiwu1.vip

书页/目录